•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    抽油杆扶正器定期需要检查哪些项目?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10

    抽油杆扶正器作为油井生产中保护杆管、减少偏磨的核心部件,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设备寿命与生产速率。定期检查是及时发现隐患、防预故障的关键环节。以下从外观完整性、安装状态、功能性及环境适应性四方面,系统阐述需主要检查的项目。

    一、外观完整性检查

    1.扶正器本体损伤

    需观察扶正器表面是否存在裂纹、变形或腐蚀痕迹。对于金属材质扶正器,主要检查接箍部位是否因应力集中出现微裂纹;对于橡胶材质扶正器,需查看橡胶套是否老化开裂、脱落或与金属骨架分离。若发现橡胶套表面出现龟裂或弹性丧失,需立即替换,避免因扶正力下降导致偏磨加剧。

    2.紧固件状态

    卡箍式扶正器需检查卡箍螺栓是否松动、锈蚀或断裂。若螺栓螺纹磨损严重,需愈换同规格螺栓并重新紧固至规定扭矩。对于焊接式扶正器,需观察焊缝有无开裂或气孔,需要时进行无损检测确认焊缝强度。紧固件失效可能导致扶正器脱落,引发杆管断裂事故。

    3.滚轮组件灵活性(若适用)

    滚轮式扶正器需检查滚轮转动是否顺畅,有无卡滞或异响。用手轻推滚轮,观察其能否自由旋转且无轴向窜动。若滚轮轴承损坏或润滑脂干涸,需拆卸清洗并重新加注润滑脂,或直接替换滚轮组件。滚轮卡滞会导致扶正器与井壁摩擦力增大,加速杆体磨损。

    二、安装状态检查

    1.位置偏移

    需通过测井数据或井口标记确认扶正器是否仍在设计安装位置。若发现扶正器下移或上窜,可能因杆柱振动、井筒变形或安装时固定不牢导致。位置偏移会降低扶正效果,需重新起出抽油杆调整安装位置,并增加固定措施。

    2.间距均匀性

    检查相邻扶正器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间距过大可能导致杆管偏磨段保护不足,间距过小则增加流体阻力与杆柱振动。若间距不均,需分析原因(如井筒弯曲、杆柱弹性变形)并调整安装方案,扶正器均匀分布。

    3.方向正确性

    确认扶正器安装方向与设计一致。对于定向井或水平井,扶正器需按井眼轨迹方向安装,确定橡胶套(或滚轮)与井壁接触。若方向错误,扶正器将无法发挥导向作用,甚至可能因反向摩擦加剧偏磨。

    三、功能性检查

    1.扶正力测试

    通过用工具模拟井下工况,检测扶正器对抽油杆的扶正力是否达标。对于橡胶扶正器,需评估橡胶套压缩后的回弹性能;对于滚轮扶正器,需测量滚轮与井壁的接触压力。若扶正力不足,可能因橡胶老化、滚轮磨损或设计参数偏差导致,需愈换扶正器或优化选型。

    2.性评估

    观察扶正器与井壁接触部位的磨损程度。若橡胶套表面磨损严重或金属扶正器出现磨痕,需分析磨损原因(如砂粒侵蚀、井筒偏心)。对于高磨损区域,可考虑替换性不错的扶正器材质(如陶瓷涂层、橡胶),或增加扶正器数量以分散摩擦力。

    3.不易腐蚀性能

    在含腐蚀性介质(如H₂S、CO₂)的井液中,需检查扶正器表面是否出现点蚀、坑蚀或应力腐蚀开裂。金属扶正器需进行材质分析,确认其不怕蚀性符合要求;橡胶扶正器需评估井液对橡胶的溶胀或降解作用。若腐蚀严重,需选用蚀合金或防腐涂层扶正器。

    四、环境适应性检查

    1.温度适应性

    在高温井或深井中,需确认扶正器材料是否发生热老化。橡胶扶正器需检查其硬度变化与弹性保持率,金属扶正器需评估高温下的蠕变与强度衰减。若材料性能下降,需愈换经得起高温型号扶正器。

    2.井液兼容性

    根据井液成分(如含砂量、含水率、化学添加剂),检查扶正器是否出现溶胀、收缩或化学降解。例如,含芳香烃的井液可能导致橡胶溶胀,含氯离子的井液可能加速金属腐蚀。若兼容性不足,需调整扶正器材质或井液处理方案。

    3.振动与冲击不怕受性

    在振动剧烈的井筒中,需检查扶正器是否因频繁冲击出现松动或结构损伤。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杆柱振动数据,结合扶正器外观检查综合评估其不怕振性能。若不怕振性不足,需优化扶正器结构或增加减振设计。

    通过系统化的定期检查,可全部掌握抽油杆扶正器的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。操作人员需将检查项目纳入日常维护流程,形成“检查-记录-分析-处理”的闭环管理,扶正器始终处于佳工作状态,为油井安率不错生产提供确定。

    上一篇:抽油杆扶正器维护内容与监护内容解析
    下一篇:没有了